李运富 | 古文字应用于语文教育很有必要
点击蓝字关注
RenWenWanXiang
古文字应用于语文教育很有必要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9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8年在原中心基础上建成国家语委科研机构,机构名称为“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名称中之所以要加入“教育”二字,一方面是因为河南有悠久的汉字教育历史,《仓颉篇》《千字文》《三字经》《说文解字》等汉字教育类的经典大都出自河南或与河南相关;另一方面该中心多名教师具有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或汉语国际教育经历,于是“汉字教育”从一开始就确定为该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该中心的张素凤老师具有14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在原单位一直从事各类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是河北省国培专家库和高教社国培专家库成员。她对汉字教育非常感兴趣、有想法,与很多中小学名师有密切联系,了解汉字教育发展动向。此前,她已经在中华书局出版过三本汉字科普著作。
(张素凤老师)
2020年又是她的一个丰收年,专著《古文字与语文教育》《说字解诗》分别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华文出版社出版,编著的《小学语文中的说文解字》(共十二册)、《HSK考试必备》(上下册)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说字解诗》以字为线索,通过字形构意抽绎出词的隐含义,再用隐含义赏析含有该字的诗词,开辟了诗词赏析的新途径;《小学语文中的说文解字》用“造字智慧解析”“单字分析”“趣味识字”“以字解词”“以字解文”“文化链接”等板块将每篇课文涉及的汉字规律、造字智慧和文化信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HSK考试必备》以HSK词汇等级大纲为依据,以部首为线索,以字带词,对一至四级词汇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说解,并结合真题解析和相关文化链接,为外国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汉字汉语学习资料。如果说这三套书侧重汉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应用,那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则从多角度对汉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概括和理论提升。该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有助于增强字词教学的科学性
No.1
第二章“古文字与字词教学”从“词义解析”“近义词辨析”“多音多义字辨析”“形近字辨析”等角度说明古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紧扣中小学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比如对于“多音字”成因从“同源兼用”“近音借用”“字符同形”三个角度进行解释,有助于读者掌握多音字的成因和规律,从而科学地进行多音字的教与学。该书还利用部首表意功能和声符示音功能,说明汉字构形系统的规律,帮助读者以简驭繁地掌握汉字。
为课文解析开辟新途径
No.2
利用文眼字或题眼字解析课文是语文教学中早已有之的教学方法。该书的特别之处在于根据关键字的字形构意抽绎出词的隐含义,通过隐含义显性化来解析课文,这是以前语文教学中没有用过的新方法。
(“启”的词义系统及用例一览)
这种方法使原来只能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增强了诗文赏析的学理性和可操作性。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五十弦翻塞外声”和白居易《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中的“翻”字,《汉语大字典》解释为“演奏”。
“翻”为什么有演奏义?作者从“翻”的义符“羽”和声符“番”(有轮番更代的意思)推断出“翻”本义“飞”中隐含着“反复变动”的特点,即在飞时具有上下左右不断变化的特点。而演奏弦乐时,手指要上下左右的变化,与“翻”的隐含义素具有共同特点,这样不仅解释了“翻”的“演奏”义的来源,也揭示了“翻”的演奏义中隐含着手指上下左右不断变化的特点。
把“翻”的隐含义素显性化,融入对“五十弦翻塞外声”“为君翻作《琵琶行》”的理解,则相关意象在读者眼前动起来、活起来,仿佛看到演奏时手指上下左右不断变化的意象,形象表现了演奏者的高超技艺。这种方法为诗文赏析开辟了新途径,对语文教学很有启发。
挖掘汉字创造智慧,
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No.3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性人才已然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
(“朝”的字形构意与词义引申脉络)
该书把蕴含在古文字形体中的创造智慧依据词性和造字方法进行梳理,揭示了古人造字的思维规律和方法,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没有古文字基础的中小学教师学习。不仅如此,该书还具体说明了利用汉字教学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步骤和方法,实用性强。这样既提供素材又说明训练方法,便于小学教师直接拿来使用。
为写作构思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No.4
甲骨文等古文字用简单符号表现客观世界,表现出高超的创造智慧,这种创造智慧对写作构思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写作与造字一样,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要对相关素材进行选择和加工,都要涉及选材、详略、立意、结构等技巧。然而以前没有人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该书首次阐释了造字方法对写作布局谋篇技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新范例,开辟了一条启发学生创作构思的新途径。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No.5
教育部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称作“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如何让传统文化进校园,什么文化可以进校园?该书从理论上阐释了汉字教学可以作为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并对汉字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为教师汉字文化教学提供了素材。同时,针对如何在汉字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信息给出了建议。显然,该书内容符合国家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有助于传统文化进校园,使语文教育有效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文化熏陶作用。
总之,该书对古文字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充分阐发,不仅有助于科学高效地进行字词教学和深入解析课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写作构思,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等。
古文字虽然遥远而艰深,但其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流传至今,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工具,就能发掘出古文字资源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来为现代教育服务。张素凤《古文字与语文教育》的成功探索说明古文字资源应用于当代语文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希望能有更多这方面的成果问世。
——李运富
The Study Of Ancient Culture
图书简介
古文字与语文教育
张素凤 著
2020年12月出版
定价:78.00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78-7-5201-7114-4
本书以古文字为依据,通过汉字构意揭示汉字的语用规律,为字词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深入挖掘汉字形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解析汉字形体中蕴含的独特创造智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素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解析汉字构形表现词义的方法和技巧,启发学生作文构思方法与写作技巧;利用汉字构意揭示语词的隐含义,使诗文炼字之妙不仅可以意会、言传,还有规律可循和可操作性,开辟了诗文赏析新途径。
作者及荐者简介
张素凤,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兼任河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研工作。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燕赵文化英才工程”。在《河北学刊》《中原文物》《河北大学学报》《励耘语言学刊》《兰州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有《汉字结构演变史》《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一本书读懂汉字》《汉字趣味图典》《字里中国》。
李运富,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语委科研机构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汉字汉语研究》主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组评委,教育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东亚文化交流学会副会长等。
SSAP
从古文字中感受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策划:佟 譞
编辑:蒋枚君
审校:启 沐
我知道你“在看”哟~